在国家扶贫日说电商扶贫的八种路径
自2014年底国务院扶贫办正式将电商扶贫列入“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以来,电商扶贫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方面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从近年探索看,有八种电商扶贫路径值得借鉴。
1电商赋能贫困主体
就是把有意愿的贫困户进行培训,引导其网上开店,自主销售自家和村民的农产品,实现自主脱贫,目前在贫困地区大量开展的电商扶贫培训就是具体举措。但必须关注培训后的系统培养问题,否则培训后实际从事电商的比例不高,因为还缺乏电商服务商、快递物流、包装加工等方面的系统支持,必须着手构建贫困地区的电商生态。也缺乏示范带头人的引领,一般贫困主体不敢、不会、不愿意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典型示范。
这其中尤其要关注残疾人的电商创业,因其身体原因,难以从事一般体力型劳动,但从事电商不需要太多体力,简单便捷,一批残疾人电商创业的典型案例不断涌现,也让更多的贫困地区残疾人看到了希望,参加培训的意愿强烈而且态度坚决。近年,政府部门和电商平台也针对残疾人电商创业制订了优惠政策,如商务部与中国残联合作的残疾人电商扶贫计划,阿里巴巴推出的女性残疾人电商创业“魔豆妈妈”计划等。
2电商带动网上销售
如果贫困户没有电商发展能力,可以由电商带着他们上网,把农产品以好的价格卖出去。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及电商企业纷纷打出电商扶贫的口号,愿意做出努力。商务部已经联合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21个电商平台开通了电商扶贫频道,一些垂直电商、较大的网商、新农人也策划了有创意的项目。像唯品会的“唯品工坊”、新农人刘敬文团队在南疆贫困地区创建的“维吉达尼”电商品牌等。
近两年社交网络日益成为电商扶贫的有力推动者,一些社交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粉丝量巨大的微信公众号等,都开展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促销活动,邀请社会上的明星代言,取得了良好的促销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电商、微商打着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促销的旗号,往往将当地价格打得更低,也将悲情营销演绎到极致,一些甚至有虚假宣传,需要正确引导和予以规范,避免影响正常市场秩序。
同时,也要高度关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业态与互联网结合后的欣欣向荣趋势,不少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借助互联网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典型的像云南元阳,依托互联网开发了从梯田观光到美食品尝到特色工艺品及民宿体验等一系列旅游产品。
3电商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电商及其关联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潜力巨大。以商务部公布的农村电商数据为例,2017年全国1.2万亿的农村电商交易额规模背后是2800万人的从业。所以,对愿意在电商行业就业的,还可以实施电商就业扶贫,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如京东与国务院扶贫办签订的快递小哥招工计划。
目前对电商就业扶贫需要进一步放宽视野,在直接从业和配套产业就业中寻找更多机会。如物流快递相配套的分拣、包装、搬运、配送等环节;电商服务业的网店客服、美工摄影、数据分析、后台管理等;甚至在服务电商的住宿、餐饮、娱乐等方面也有大量就业机会。
4电商带动贫困地区创业
电商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有无数的产业链条和节点可以成为创业的机会。首先,依托大的电商平台营造的电商“渔场”,就有许多配套的服务领域可以创业,比如与电商最直接关联的电商服务业,像客服培养、美工摄影、数据分析、推广运营等,还包括目前各地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电商培训业务。
其次,各大电商平台下乡后,也需要大量的当地青年加入一线运营,其性质是就业创业皆有,像农村淘宝的“村小二”,京东的“京东帮”,苏宁的实训店。再次,更宽广的就是供应链体系,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有漫长的过程和大量的环节,存在大量的创业机遇。
5电商促进消费扶贫
依托电商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消费扶贫,像现在流行的众筹、预售、认购、领养等,都可以用到电商扶贫上。如京东的“跑步鸡”计划,好玩有趣,紧紧抓住了消费者对品质的关切,以较高的价格定位,实现了优质优价,贫困户既增收明显,也避免了市场风险。再像“我在乡下有块田”之类的土地众筹项目,把整块土地流转整理后,再划成若干小块交由城市人众筹当“地主”,种什么“地主”说了算,可以自己劳作,也可以代耕,产品可以自己收获,也可以代收代送;“地主”可以随时通过手机APP甚至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就看到地里的情况。通过这样一系列手段,贫困户一亩地的综合收益可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当然,消费者愿意购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甚至也愿意接受贫困地区农产品在包装、外观上的一些不完美,但并不等于就可以不做上网销售的品控,因为消费者本质上还是在采购正常商品。需要贫困地区加强源头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好标准化生产,重视产后的贮藏保鲜、包装分拣、品牌设计等环节,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让消费者买得情愿,吃得满意,最终是以商道来行人道。
6电商开展便民服务
电商也是民生工程,在电商向乡村延伸的过程中,也帮助农民化解不少生产生活困难。邮乐网在总结其农村电商模式时提出,帮农民做到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金融不出村、创业不出村”等“五个不出村”,是对电商的民生效应的高度概括。电商扶贫也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电商扶贫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使贫困地区满足电商发展的基本条件,如网络的降费提速、快递的最后和最初一公里、电商培训等电商服务业的引进等。其中,物流是很关键的考验。通过各方的不懈努力,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在“十三五”期间突飞猛进,乡镇物流的到达率已经提升到87%。当然,上述的努力与电商扶贫的需要还是有巨大差距的,目前东南沿海的区域内快递,每单价钱仅三元左右,而西部贫困地区高达十几二十元,亟待进一步降费提速。
7电商带动社会帮扶
在电商时代,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更加快捷。各个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策划了社会扶贫类项目。
比如腾讯的社交电商扶贫,围绕互联网+农村推出了一个“为村”平台,形式类似微信公众号,里面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来展示村里的实际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直播村里有趣的事情,也可以买卖东西、办理便民服务等事项。
阿里巴巴推出的互联网健康扶贫项目“顶梁柱”计划,给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投保大病商业险,主要是保超过国家大病医保报销基数外的医疗费用,是对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国务院扶贫办还支持了中国社会扶贫网的建设,力图搭建一个连接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网络服务平台。上线一年多来,已经注册用户超过3600万人,发布爱心需求项目360多万个,募集爱心款项3.5亿多元。
8电商倒推产业转型
初期的电商扶贫是农民有什么电商卖什么,但随着电商对消费者大数据的掌握,越来越发现,好多农产品在生产的时候就决定了不好卖,因为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所以,电商要倒推产业进行转型。目前出现很多电商其实已经开始在农村流转土地,推动农民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定制化生产。而一些大的电商平台也与政府合作,把“手”伸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长,直接从生产源头开始进行全程控制。像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兴农计划,从源头的农资供应、播种管理、施肥用药、收获加工、销售配送一直到消费者餐桌。京东也与农资供应商合作,探索产地标准化生产,在京东平台上销售。苏宁通过苏宁易购直营店、中华特色馆等渠道反向推动农业的产业化,推动贫困村更多的优质农副产品进城。